要避免EPS水泥构件出现气孔问题,需从材料配比、施工操作、环境控制及后期养护等多方面综合把控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优化材料配比
控制胶粉或乳液用量:配方中胶粉或乳液过量会导致EPS抹面砂浆过于粘稠,空气被包裹形成气泡且无法排出。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控制胶质成分比例,避免砂浆粘度过高。
调整砂浆稠度:砂浆打浆过干会加剧气泡产生。建议按水泥基外墙外保温的EPS线条要求,选用抗裂砂浆,并控制干粉与水的重量比为4:5,充分搅拌至均匀,确保砂浆具有良好的工作性。
二、规范施工操作
控制搅拌与涂抹厚度:搅拌不匀或涂抹过厚会导致砂浆内部空气无法排出。施工时应确保砂浆搅拌充分,涂抹时控制单层厚度在合理范围内(如2-3mm),避免一次性涂抹过厚。
遵循涂抹方向与顺序:涂抹砂浆时应自下而上进行,确保砂浆均匀覆盖EPS构件表面,减少空气裹入。同时,按设计尺寸切割EPS构件,切割面需平整,拼接缝宽控制在≤3mm,预留填缝空间。
及时压入网格布:在防护砂浆尚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的时间范围内,及时将玻纤网格布压入砂浆中,增强抗裂性能,减少因砂浆收缩导致的气孔。
三、改善施工环境
控制温度与湿度:高温会导致砂浆水分蒸发过快,低温则可能影响砂浆固化效果。施工时应确保环境温度在5-38℃之间,低于5℃时需采用抗冻型粘结砂浆;同时保持施工区域湿度适宜,避免干燥环境加速水分蒸发。
避免风力影响:风力过大可能导致砂浆表面干燥过快,形成气孔。施工时应选择风力≤5级的环境,或采取防风措施(如搭建防风棚)。
四、加强后期养护
及时覆盖保湿:EPS构件施工完成后,应及时覆盖保湿材料(如塑料薄膜),防止表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干缩裂缝和气孔的产生。
延长养护时间:根据环境条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(一般不少于72小时),确保砂浆充分水化并达到设计强度,减少因养护不足导致的气孔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