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C欧式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固定方法需根据墙体类型、构件尺寸及设计要求综合选择,常见固定方式及操作要点如下:
一、膨胀螺丝固定法
适用场景:轻质墙体(如石膏板、轻质砖)或需快速安装的场景。
操作步骤:
定位打孔:根据构件尺寸和设计图纸,在构件背面标记螺孔位置,使用电钻打孔(孔径与膨胀螺丝匹配)。
安装膨胀螺丝:将膨胀管插入孔洞,用锤子轻敲至与墙面平齐,再旋入螺丝并拧紧,确保膨胀管充分展开。
固定构件:将构件对准螺丝位置,通过螺母或垫片固定,调整构件水平度和垂直度后锁紧。
关键点:
孔深需根据构件重量确定,避免穿透墙体。
螺孔间距:水平向≥400mm,垂直向≤500mm,确保受力均匀。
适用于自重≤25kg的构件,超重时需增加连接点或改用其他方法。
二、预埋件焊接固定法
适用场景:混凝土墙体、钢结构或对牢固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操作步骤:
预埋件设置:在墙体施工阶段预埋铁件(如角钢、钢板),或后期通过化学植筋/锚栓安装后置预埋件。
构件准备:在GRC构件内壁预埋钢板或钢筋,预留焊接接口。
焊接固定:将构件与预埋件通过焊接连接,双面焊缝长度≥5d(钢筋直径),单面焊缝≥12d,焊缝高度≥3mm。
关键点:
预埋件需埋入墙体≥15mm,防止锈水外溢。
焊接后需防腐处理(如刷防锈漆),裸露于空气中的焊缝需可靠防腐。
适用于自重>25kg的构件,每增加10kg需增设2个连接点。
三、粘结剂固定法
适用场景:平整度高的墙面(如大理石、瓷砖)或轻质构件安装。
操作步骤:
基层处理:清理墙面浮灰、油污,修补凹凸不平处,确保平整度偏差≤4mm。
涂抹粘结剂:使用专用粘结剂(如石材胶、瓷砖胶),采用薄层满粘法,均匀涂抹于构件背面。
粘贴固定:将构件按压至墙面,挤出多余胶浆,调整位置后用支撑临时固定,待胶浆固化后拆除支撑。
关键点:
粘结剂厚度≤2mm,胶缝宽度≤3mm,需随粘随勾缝。
适用于自重≤15kg的构件,超重时需结合机械固定。
环境温度≥5℃,湿度≤85%,避免雨天施工。
四、预留槽固定法
适用场景:有预留槽设计的建筑项目或需隐藏连接件的场景。
操作步骤:
墙体开槽:根据构件尺寸在墙面预留凹槽,深度和宽度需与构件匹配。
插入构件:将构件插入凹槽,调整位置后用水泥砂浆或专用填充材料固定。
接缝处理:使用填缝剂或密封胶填补缝隙,确保密封性和美观性。
关键点:
凹槽需垂直平整,偏差≤2mm。
填充材料需与构件和墙体兼容,避免开裂或脱落。
适用于线性构件(如腰线、窗套)的安装。
五、钢龙骨辅助固定法
适用场景:复杂造型构件或需调整安装偏差的场景。
操作步骤:
安装钢龙骨:根据构件尺寸焊接钢龙骨框架,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(如混凝土梁、柱)。
构件挂装:将GRC构件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固定于钢龙骨,调整位置后锁紧。
接缝处理:使用专用填缝剂填补构件与龙骨间的缝隙,确保平整度。
关键点:
钢龙骨需防腐处理(如热镀锌),连接点需牢固可靠。
适用于大型构件(如罗马柱、山花)的安装。
需结合结构计算,确保龙骨承载力满足要求。
六、综合固定法(推荐)
适用场景:自重较大或造型复杂的GRC构件。
操作步骤:
主固定方式:采用焊接法或膨胀螺丝固定,确保构件与墙体连接牢固。
辅助固定:结合粘结剂或钢龙骨,增强构件稳定性。
接缝处理:使用填缝剂和密封胶,保证密封性和美观性。
关键点:
多方式组合使用,弥补单一固定方式的不足。
需根据构件重量、造型和墙体类型设计固定方案。
适用于高层建筑或风荷载较大的区域。
安装注意事项
安全****:高空作业需搭设脚手架,佩戴安全防护装备。
成品保护:安装过程中避免刮伤构件表面,禁止踩踏或重物撞击。
质量检查:安装后检查构件平整度、垂直度和接缝密封性,及时修复缺陷。
维护保养:定期清洁构件表面,检查固定件是否松动或锈蚀,及时更换损坏部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