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避免墙体渗漏,正确运用EPS(聚苯乙烯泡沫)构件需从材料选择、构造设计、施工工艺及后期维护四方面综合把控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材料选择:确保核心性能达标
EPS板质量
选择密度高、强度大、陈化期充足的EPS板,避免因收缩变形导致板缝开裂。陈化期不足的EPS板上墙后易收缩,对防护面层施加应力,引发板缝渗漏。
优先选用通过耐候性检测的材料,确保在极端气候(如夏季80℃高温、冬季-40℃低温)下性能稳定,使用寿命不少于25年。
辅助材料匹配
粘结剂:选用防水性能优异、粘结强度足够的专用胶粘剂,防止水分从粘结处渗入。
密封胶: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,确保弹性、密封性及耐久性,避免劣质胶开裂导致渗漏。
网格布:使用耐碱玻纤网格布,增强防护层抗裂性,拉伸断裂强度、耐碱保留率需符合标准。
二、构造设计:阻断渗漏路径
系统构造优化
薄抹面层厚度:控制在3-6mm,过薄易开裂,过厚则水蒸气渗透阻超标。抹面层需具备防水、抗冲击性能,同时允许水蒸气透过,避免内部结露。
热桥处理:EPS板应包覆门窗框、女儿墙、挑檐等热桥部位,减少温差变形差异。例如,有网现浇系统中,通过增加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找平层,消除钢丝网架产生的冷热桥。
细部节点强化
线条与拼接缝:EPS线条安装时,拼接处留3-5mm缝隙,用密封胶填充饱满,表面刮平。线条与墙体交接处铺贴耐碱玻纤网格布,宽度10-15cm,增强防水可靠性。
门窗洞口:采用“企口”构造(如砂浆做企口或现浇成型),避免后装窗破坏保温层。窗侧口保温采用满贴法,提高抗渗漏性。
排水坡度:线条、空调板等部位需设计足够排水坡度,避免兜水。例如,阳台位置要求EPS线条水平粘贴板压立控制面板,防止迎水面竖缝。
三、施工工艺:严格规范操作
基层处理
确保墙体基层平整、干燥、无油污和松散颗粒。不平整处用水泥砂浆找平,油污用专用清洁剂清除,松散颗粒铲除修补。基层处理不到位会导致防水胶粘结失效。
EPS构件安装
线条安装:背面均匀涂抹防水胶(厚度3-5mm),粘贴后轻轻按压,确保与墙体紧密贴合。安装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,避免积水。
板缝处理:板缝宽度>1.5mm时,采用EPS板板条填塞或聚氨酯发泡胶处理。聚氨酯嵌缝可形成整体,分散应力,降低开裂风险。
预埋管件:落水管卡、空调孔等需在外保温施工前安装完毕,并预留向下斜度,避免后安装破坏防护层整体性。
防护层施工
抹面胶浆需分层施工,每层厚度≤15mm,总厚度≤30mm。抹面层应与保温材料及饰面层相容,不得对保温层造成破坏。
在应力集中部位(如窗口周边、墙体转折处)增设加强网格布,分散应力,防止开裂。
四、后期维护:定期检查修补
日常检查
定期检查EPS外墙外观,重点观察密封胶是否开裂、脱落,网格布是否外露。发现问题及时修补,避免渗漏扩大。
局部修补
对小范围渗水现象,采用局部修补方法。例如,用密封胶重新填充裂缝,或铺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防水层。
全面清洗
定期清洗EPS外墙,去除表面污垢和尘埃,保持光洁度,延长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