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形EPS欧式构件的施工重点涵盖材料与工具准备、基面处理、弹线定位、构件切割与预拼装、粘结剂配制与使用、构件安装、接缝处理、表面处理与成品保护等方面,以下是具体介绍:
材料与工具准备:
材料:选用符合标准的EPS构件,如B1/B2级阻燃型聚苯乙烯芯材(密度≥18kg/m³),表面网格布克重≥160g/㎡,抗裂砂浆层厚度2-3mm。进场时需核查合格证、检测报告,并抽检尺寸偏差(±2mm)、抗冲击性能(≥3J)。
工具:包括电动搅拌器、专用切割锯、2m靠尺、抹子、墨斗、冲击钻(配锚固钉)、砂纸等,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精确性。
基面处理:
基层(外保温层或结构墙面)需平整、干燥,无浮灰、油污、空鼓,含水率≤10%,平整度偏差≤4mm(2m靠尺检查)。
外保温层需验收合格,表面抗裂砂浆层无脱落、起砂。
弹线定位:
根据设计图纸,在基层弹出EPS构件的中线或边线(误差≤2mm),明确安装基准。
构件切割与预拼装:
按设计尺寸切割EPS构件,切割面需平整(可用砂纸打磨),拼接缝宽控制在≤3mm(预留填缝空间)。
异形构件(如圆弧线条)需在平整场地预拼装,核对角度与尺寸,确保拼接严密。
粘结剂配制与使用:
按厂家配比(水灰比约1:4)搅拌聚合物粘结砂浆,电动搅拌3-5min至均匀无结块,静置5min后二次搅拌使用。
配制好的砂浆需在2小时内用完,避免因初凝影响粘结强度。
构件安装:
小型构件(宽度≤200mm):采用“薄层满粘法”,在构件背面满涂粘结砂浆(厚度5-8mm),按压贴合基层,挤压使砂浆从周边溢出,随即用灰刀勾平接缝(缝宽≤3mm)。
大型构件(宽度>200mm或厚度≥500mm):采用“点圈结合法”(中间点粘,边缘30mm满粘),安装后设置临时支撑(如木方)固定,24小时后拆除。同时,需在构件中部钻孔(孔径8mm),植入塑料膨胀锚固钉(进入基层≥50mm),圆盘嵌入构件表面≤1mm。
接缝处理:
拼接缝在粘结剂初凝(约24小时)后处理:清理缝内浮灰,涂刷抗裂专用胶(如CBMA25罩面砂浆),随即压入100mm宽耐碱网格布(与两侧构件搭接≥50mm),再覆盖一层抗裂砂浆(厚度≤2mm)。
缝宽>3mm时,先用薄聚苯片填塞至距表面2mm,再按上述方法处理。
表面处理与成品保护:
构件表面需平整、无毛刺,多余砂浆用砂纸打磨(避免破坏抗裂层)。
装饰面层(涂料或瓷砖)施工前,需确认抗裂层完全干燥(≥72小时)。涂料需选用弹性外墙漆,瓷砖需用专用粘结剂(粘结强度≥0.6MPa)。
施工完成后,严禁踩踏、撞击构件,避免雨天或高温(>38℃)时段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