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S管线的安装方法及安装事项如下:
一、安装方法
基面处理
确保基面平整、密实、无污染。若基面不符合要求,需进行整修并再次检查确认。
对建筑墙面的平整要求:使用2米长的直尺贴着墙壁,误差不超过5毫米。
弹线
根据施工图纸,在准备安装EPS管线的位置上弹出定位线(中线或边线)。
安排工人根据图纸裁切管线,确保EPS管线切面平整,如有不平整的地方可用砂纸打磨。
粘结剂配制
使用专门配制的用于EPS基面的聚合物粘结砂浆。
在施工时,使用手持式电动搅拌机充分均匀地搅拌砂浆,使其稠度适中。
完成砂浆调制后,静置5分钟,再次搅拌后,应在2小时内用完。
安装管线
对于小型管线,采用满粘法进行粘贴;对于大型管线,采用点圈结合法进行粘贴。
用力挤压EPS管线,使其完全贴合墙面,饱满度不应少于80%,粘接缝宽度不应大于3毫米。
固定锚固钉
当管线厚度大于等于500毫米时,将管线安装到位并养护24小时后,在线管设定的位置,使用冲击钻打孔。
孔洞应穿过EPS管线和外墙保温层,进入基层墙体不少于50毫米。为防止雨水进入墙体系统,孔洞的外口应稍低于内口。
接缝处理
安装时应尽量使接缝处贴合和密封。
在粘结剂养护24小时后,在接缝处涂刷一层抹面砂浆,随后铺贴一层宽度为100毫米的耐碱网格布或无纺布,再涂刷一层抹面砂浆,待其干燥。
管线修补
在安装过程中,EPS管线可能会出现碰坏或破损等情况。另外,由于脚手架的阻挡,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切割部分管线。因此,需要修补破损或被切割的管线。
对于破损或被切割的较大部分,首先清理待修补的部位,然后使用EPS板材切割成与缺损部位相同体积和形状的EPS材料,用专用粘结剂粘贴到位,表面再覆盖抹面砂浆和耐碱网格布,并与周边部分搭接超过50毫米。最终,修补的部分应与周边整体形成一个平整、光滑的表面。
验收
管线应与基层牢固粘接,不得松动和空鼓。
抹面砂浆与EPS管线应粘结牢固,无脱层和空鼓现象,无明显曝灰和裂缝等缺陷。
完成后进行现场清洁工作。
二、安装事项
安全性考虑
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。
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,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所有安全规定。
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,如安装安全网、使用安全带等,以防止材料和工具从高处坠落。
材料质量控制
选择EPS管线时,应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,具有良好的抗老化、抗紫外线性能。
注意EPS管线的运输和储存条件,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,以免材料性能受损。
施工准备
详细阅读和理解设计图纸,确保对EPS管线的位置、尺寸、形状等要求有充分理解。
根据施工图纸,准备足够的EPS管线、粘结剂、嵌缝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,以及所需的工具。
清理施工现场,确保地面干燥、清洁,为EPS管线的安装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施工步骤
使用测量工具在墙面上进行测量放线,确定EPS管线的安装位置。
按照设计要求,对EPS管线进行切割、打磨等加工。
涂抹适量粘结剂,将加工好的EPS管线粘贴到指定位置,确保管线平整、无气泡。
使用专用锚固件或粘结剂将EPS管线固定在墙面上,确保管线稳定。
使用专用嵌缝材料对EPS管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,确保管线之间的连接平滑。
使用砂纸机对EPS管线表面进行打磨,去除多余的嵌缝材料,使管线表面光滑。
对安装完成的EPS管线进行检查,确保管线位置准确、表面光滑、无气泡等缺陷。
其他注意事项
EPS管线的安装应在墙面粉刷完成后进行,确保粘结剂能够有效粘结。
施工时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—38℃之间,风力不大于5级。
基层处理:确保墙面平整无缝,缝隙控制在5mm以内,墙面抹灰应符合相关标准。
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、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,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飞溅物和化学物质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。
在施工过程中,应注意防火,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,以免引发火灾事故。